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位面小蝴蝶 > 第十二章 水力,标准

第十二章 水力,标准

李贺答到“没错,曾师傅,这里用的是水力。现在5号已经调整好了新的自动打铁机只要装上铁锤就能工作了。先生我带你们去吧。”

程攀一行来到5号水轮机房。5号房是高高的两个石台垒在江边,无论江水如何上涨都无法威胁到靠近岸边石台上的机房,两个石台中间是一个大型水轮,在江水的冲刷下不停的转着。机房里有打铁的火炉,而旁边就是机械传动的打铁机。

一会儿程攀从5号房走了出来。留下李贺和两位资深铁匠商议最新铁匠作坊的调试。

自从炼铁组一天1.5吨钢铁的投产后,程攀手下终于摆脱了贫铁的情况。而水力的利用也让程攀的新小黄村的生产力攀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程攀一直向往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场面。中国古代的技术一直处于领先,而且人力充足。中国靠着人口充足在每一个朝代的盛世在产量方面都完爆世界的其他文明。按道理说技术,人力,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有了就是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抛开别的原因,程攀个人认为中国缺了一个标准化的概念。秦朝时期中国曾搞过一次标准化,所有同类武器零件统一规格,几件残缺的武器可以上面拆下来好的零件重新组装成一个新的武器。虽然无法更确切的了解战国时期的各国生产情况,但是秦以西部两省之力屡屡压着华山以东领土人口都是其数倍的六国打。这就绝对不止是秦国的军国体制问题,秦国的生产力在当时也绝对超过了东方六国。而秦大一统后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度量衡。

而秦灭之后,,会写文字的人,一味的描写秦的严法苛政,把秦的强大归结于秦王向百姓灌输抢劫的强盗思想,把秦形容成虎狼之国,把秦的一切妖魔化。对于秦的生产制度的优越性却有意无意的遗忘。后来被统一的度量衡虽然一直流传了下来,却没有向更深的精度发展。文人对制造业的描述也偏向于对某某工匠的个人夸奖,赞叹其技艺的精深,却没有在意某项造就大量合格的产品的生产方式。随着掌握文字信息传播权的儒家阶层堕落,对精妙的生产工艺以奇技淫巧来抹黑。

现在程攀在用拼音和简体字将信息传播的能力向自己的属下普及后,开始了对度量衡更深一步的细化。

在木匠作坊和铁匠作坊中程攀都挂上了相同的米尺,每具米尺都细化到了毫米。米尺的生产以村中一个白银制作的米尺为样板统一生产。

同时每个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被标明各项尺寸大小。一旦产出的产品不符合误差标准,一律划为次品销毁生产的次品一旦超过了规定的量,则对生产者和作坊管理者的工钱进行消减。虽然大部分工人对其怨声载道,但是在程攀的强大意志下推行了下去。李贺和曾蔡两位铁匠等制造业高层对这个制度起双手双脚赞成。他们在了解水车等大型机械的运动原理和享受到机械的便利后,对机械进行了更深入的钻研,深刻的体会到了古人说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精髓。强烈的推行产品的标准化。在几位工匠的努力和程攀的概念性点拨下,游标卡尺这一精度测量器诞生了。

随着一个个精度在一毫米内包铁齿轮等其他零件被加工出来后,大型水车的故障发生的频率骤减。在兑换了足够的铁矿石后,程攀觉得一座高炉的钢铁产量不够决定再建一座。在第一座高炉成功运转了一个月后,随着统一规格的耐火砖的大量生产第二座高炉的建设速度远超过第一座高炉。相对第一座高炉程攀又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就是将炉顶的废气重新用鼓风机鼓入炉中,循环利用。同时用强酸简易的化验了铁矿中的矿石比率。让铁厂以化验的出的数据通过一个公式按比率算出一定量的铁矿大约能出多少铁,严格的要求了在生产多少钢铁后要熄火清理炉渣,过去这些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老炼铁匠来把握,程攀用超感作弊不算。现在却按照公式来按规律来操作。大家严守着程攀交代的公式。却对这个公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程攀在大家都想了解的这种良好的学习心态下开展了另一门学科的教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痞子相公盛宠之嫡妃攻略疯狂维修工后宫夺位记那么幸福那么伤草民还童[兄弟战争]被嫌弃的妹妹